推广 热搜: 家庭教育  幼教  家庭  教育  初中  知识  教育资讯  高中  学习  小学 

上海闵行区2019届初三上学期期末(一模)水平调查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日期:2024-08-05     来源:www.sndushu.com    浏览:633    
文章简介:闵行区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教学水平调查试题 初三理化(化学部分) 2019.1 考生注意:1. 本试题满分 60 分,理化合卷用时 100 分钟; 2. 答案需要填写在答卷卡上。 可可以用到的相对原子水平:H-1 C-12 N...

闵行区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教学水平调查试题

初三理化(化学部分) 2019.1

考生注意:1. 本试题满分 60 分,理化合卷用时 100 分钟;

2. 答案需要填写在答卷卡上。

可可以用到的相对原子水平:H-1 C-12 N-14 O-16

1、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 40 分)

1. 空气中体积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水蒸气

2. 自制葡萄酒过程中是化学变化的是( )

A. 清洗 B.  捣碎 C. 发酵 D. 过滤

3. 是溶液的是( )

A. 牛奶 B.  豆浆 C.  矿泉水 D. 蒸馏水

4. 蓝宝石的主要成分为氧化物,该氧化物( )

A. Al2O3 B. CaCO3 C. O2 D. Ca2

5. 用瘦肉可以补铁。这里的“铁”指的是( )

A. 原子 B.  元素 C. 分子 D. 单质

6. 氨气(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A.–3 B. +3 C. +4 D. +5

7. “粗盐提纯”实验无需的仪器是( )

 

A B C D

 

8. X 是常用能源,燃烧化学方程式:X+3O2 ¾点¾燃¾® 2CO2+3H2O,则 X 的化学式为( )

 

A. C2H6 B. C2H6O C. C2H4O D. C2H4O2


 

 

9. 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2O—两个氧元素 B. 2N2—2 个氮分子

C. CO3—三氧化碳 D. C60—60 个碳原子

10. 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H2O2 ¾M¾nO¾2 ® H2­+O2­              B. H2O2 ¾M¾nO¾2 ® H2O+O2­ C. 2H2O2 ¾M¾nO¾2 ®2H2O+O2 D. 2H2O2 ¾M¾nO¾2 ®2H2O+O2­

11. 物质的作用借助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活性炭作吸附剂 B. 焦炭用于冶炼金属

C.  氮气作保护气 D. 氧气用于气焊

12. 对于“干冰升华”的讲解正确的是( )

A. 分子水平增大 B. 分子体积增大

C.  分子间间隔变大 D. 分子类型发生变化

13. 对于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式相同 B.  式量相等

C.  性质相同 D.  是单质

14. 与水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维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氧原子

 

B.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 HO2¾通¾电¾®H2­+O2­

C. 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水平比为 2:1

D. 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一种化合物

15. 锌粒和稀硫酸在启普发生器中反应,关闭活塞后固液脱离接触是什么原因( )

A. 容器内充气压力增大 B. 溶液体积减小

C.  稀硫酸浓度减小 D. 空气的压强增大

16. 有关“乙硫醇”(化学式为 C2H6S)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式量为 62


 

 

B. 分子中碳、氢、硫三种原子物质的量之比是 2:6:1

32


C. 硫元素的水平分数是

12∗2+1∗6+32∗1

∗ 100%


D. 乙硫醇由 2 个碳原子、6 个氢原子、1 个硫原子构成

17. 说法正确的是( )

 

A. 1molO2 含有 6.02´1023 个氧分子

B. 1mol H2O 中含有 2mol 氢和 1mol 氧

C. 等物质的量的 CO2 比 CO 多一个氧原子

 

 

D. 等水平的O2 和 O3,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2

18. 实验办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办法

A

除去 CO2中少量的 CO

点燃

B

除去氮气中少量的氧气

通过灼热的铜网

C

除去 MnO2中少量的 KCl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用镁带代替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19.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办法。现有些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 碱溶液 pH>7,则 pH>7 的溶液肯定是碱溶液

B. 自燃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则缓缓氧化肯定引起自燃

C.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以再分,则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肯定是原子

D. 化合物中的元素以化合态存在,则元素以化合态存在的物质肯定是化合物

20. t℃时,某物质在不同水平的水中恰好达到饱和状况时所溶解的水平关系如右图。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点 Z→W 移动的一种办法是恒温蒸发适量的水并过滤


 

 

C. 将 m 点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办法是加入 20g 溶质

D. 图中 4 个点的溶液中溶质水平分数关系是:n

 

 

2、填空题(共 32 分)

21. 化学就在大家的身边,它改变着大家的生活

I. 用化学认识生活

① 写出符合需要的物质化学式:

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空气中最稳定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日常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其中“ ”和“ ”表示两种不同原子。

该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种类)。

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编号),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II. 用化学讲解生活

① 日常大家常把煤做成蜂窝状(右图),如此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共享单车汽车轮胎材料含甲苯二异氰酸酯,化学式为 C9H6N2O2,它由____________________种

元素组成,摩尔水平为____________________,87g 甲苯二异氰酸酯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mol,1mol 甲苯二异氰酸酯分子约含____________________个氧原子。

III. 用化学服务生活

① 碳酸饮料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洪涝区域的灾民将河水转化为可饮用水,以下处置顺序适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化学沉降(用明矾) ② 消毒杀菌 ③ 自然沉降 ④ 加热煮沸

A. ③②①④ B.  ③①②④ C.  ③①④② D. ①③④②

 

 

22. 化学通过实验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①实验甲中,发现 B 中固体可溶,A 中几乎不溶,说明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C 试管实验,想探究的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实验乙中,察看到集气瓶内壁有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可以得出结论: 水由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元素组成。

③ 实验丙中,察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

④ 实验丁中,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热水有哪些用途是 。

 

 

23. 下表是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单位:g/100g 水)

 

温度

1

20

40

60

70

80

S

13.3

31.6

63.9

110

100

169

① 剖析上述数据,某温度时的硝酸钾溶解度数据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该温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依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图中描点、绘制符合硝酸钾溶解度变化规律的曲线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60℃时,50g 水中最多溶解____________________gKNO3。

③ 除去 KNO3 晶体中混有些少量 NaCl,通过:

溶解、蒸发浓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洗涤、干燥得到比较纯净的 KNO3 晶体。

④ 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编号)。

A. 溶解度肯定不变 B. 溶剂水平肯定增大

C.  溶质水平肯定不变 D. 溶质水平分数肯定减小

⑤ 20℃时,实验室配制一瓶最浓的硝酸钾溶液。在配制过程中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溶质水平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准 0.1%),装瓶后贴上标签并写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 取上述⑤配制的 20℃100g  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如 A 烧杯)进行如下操作,请回答:

 

上述溶液中肯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A、B、C、D、E、F”),所含溶质的水平 B____________________F(填“>”、“<”或“=”,下同),其中 A、C、E、F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答卷(共 28 分)


 

24.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采集气体的容易见到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① 指出标号仪器的名字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用 B  制取 CO2:现有碳酸钠粉末、块状大理石、稀盐酸、稀硫酸,选择试剂写出化

 

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长颈漏斗伸入液面以下是什么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 D

 

采集气体,验满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关闭该装置中的活塞后,可以察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B 与装置 A 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肯定水平的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制取并采集氧气,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

 

字母);依据需要产生 9.6g  氧气后停止加热,请计算发生反应的氯酸钾的物质的量为多少

mol?(请依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装置 G  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5. 

某同学进行了煅烧石灰石的实验,过程如下(假设杂质不发生变化,酒精喷灯中的燃料是酒精 C2H5OH)。

① 煅烧石灰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与理由


 

 

 

石灰石煅烧生成 CO2

火焰上方罩洁净的烧杯,

 

而后倒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有CO2生成;此结论是不是

 

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石灰石煅烧生成 CaO

 

 

有 CaO 生成

石灰石部分分解

 

 

部分分解

 

 

26. 如图进行气体性质的探究实验:A 通入无色气体(可能是 H2CO 或 CO2),B 处玻璃管中盛放黑色粉末(可能是CuO 或C),C 处试管中盛放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① 依据需要完成下表。

 

序号

探究实验

简答

 

I

 

若为 H2与 CuO 的反应

B处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B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II

 

若为 CO 与 CuO 的反应

C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D处酒精灯点燃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

 

III

若为 CO2与 C 的反应

 

(B 处换成酒精喷灯)

C处澄清石灰水有哪些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

 

D处酒精灯点燃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实验 I 通过 B 处的现象已能确定铜的生成,确定另一产物水生成的办法是 B 与 C

之间加装一个装有____________________(填药品名字)的干燥管。

③ 对实验 II 剖析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编号)。

a. 反应开始后通入 0.1mol 一氧化碳可生成 0.1mol 铜


 

 

b. B 中固体降低的水平小于 C 中增加的水平

c. 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 B 处酒精灯

d. 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预防铜被氧化


 

 

闵行区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教学水平调查试题

初三理化(化学部分)参考答案

1、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C

A

B

A

D

B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C

D

D

A

D

D

B

C

B

2、填空题

21. I.①C; He 等 ②分解;D;水平守恒定律

II. ①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煤的完全燃烧 ②4;174g/mol;0.5;1.204×1024

III. ①CO2+H2O→H2CO3 ②B

22. ①溶剂类型;溶质类型   ②水珠;氢、氧    ③蜡烛由下而上先后熄灭;密度比空气大、不可燃、不助燃

④ 点 燃 ;隔绝氧气、提供热量

23.①70;略 ②55 ③冷却结晶;过滤 ④C ⑤BCAED;24.0%;KNO3 溶液 24.0%

⑥CF;<;F>A=E>C

3、简答卷

24. ①铁架台;燃烧匙

②CaCO3+2HCl→CaCl2+H2O+CO2↑;预防产生的气体从其下端口逸出;将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布条熄灭则已集满;试管内液面降低,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固液离别,反应停止;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

③CD 或 CF;0.2mol

④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生成的 SO2 气体逸出,污染环境


 

 

①CaCO3¾高¾温¾®CaO+CO2↑

②否,酒精喷灯燃烧也能产生 CO2;向滤液 A 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向滤渣 B 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①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玻璃管内壁有水珠);CaCO3¾高¾温¾®CaO+CO2↑

CO2+Ca2→CaCO3↓+ H2O;除去有毒的 CO 尾气,预防污染吸收 CO2;证明高温下 CO2 与 C 能反应,且产物为 CO

②白色无水硫酸铜

③ad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